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金融 > 正文

Deepseek 行情火热 这只"AI高浓度”指数近一年涨幅同类第一

2025-03-18 16:25   原文来源:

随着DeepSeek生成式AI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引发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板块价值重估,一只指数正悄然缔造着属于中国硬科技领域的"算力传奇"。

它就是中证沪港深人工智能50指数(简称SHS人工智能),是从沪深A股和港股通中选取50只市值较高、成长性较大、主题代表性较好的人工智能相关股票组成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港深三地市场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代表性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也是全市场唯一覆盖三地AI公司的指数。

受益于港股科技赛道火热,包括腾讯、美图公司在内的部分港股AI标的涨势迅猛,SHS人工智能近一年业绩涨幅高达52.7%,目前仅有方正富邦中证沪港深人工智能50ETF跟踪上述指数,从2015年历次AI较大行情看,相较于其他同类人工智能指数,SHS人工智能50均有较为优异的业绩表现,近一年更是同类人工智能指数涨幅第一。

时间区间

SHS人工智能50(931487.CSI)

CS人工智能(930713.CSI)

人工智能(931071.CSI)

市场环境

2024.3.17-2025.3.17

52.7%

37.85%

39.04%

DeepSeek的发布引领一波科技股反弹行情;

2022.10.31-2023.3.31

38.42%

49.58%

49.55%

对话式AI模型ChatGPT推出;

2019.1.31-2021.1.29

123.99%

-0.58%

59.67%

A股经历单边下行后企稳回升,AI主题活跃;

2015.1.30-2015.5.29

166.14%

150.3%

161.84%

牛市迅速进入加速阶段,市场热点开始向科技、传媒等新兴板块扩散。

其中,SHS人工智能、CS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三只成分股分布更为均匀,有利于抓住AI各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SHS人工智能其重仓股覆盖AI各领域,包括软件服务、云计算、安防等行业龙头,兼具成长性与稳定性,相关企业兼具技术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在AI产业爆发期实现业绩高增长。而创业板人工智能和科创AI指数则更分别聚焦于下游应用和上游硬件。

数据来源:wind  截至3月17日

SHS人工智能核心权重的占比较高(前十权重合计占比64.09%),因此在此轮AI科技行情中脱颖而出。从2024年前十大重仓股来看,寒武纪-U等个股近一年涨幅翻倍,涨幅超过50%的有4只,也是其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2024年前十大权重股近一年表现情况

重仓股

近一年个股涨幅

类型

腾讯控股

87.94%

信息技术

美团-W

119.17%

可选消费

寒武纪-U

361.88%

信息技术

中兴通讯

27.65%

信息技术

中科曙光

43.5%

信息技术

中际旭创

-7.92%

信息技术

海康威视

-2.62%

信息技术

科大讯飞

5.85%

信息技术

金山办公

34.83%

信息技术

澜起科技

55.49%

信息技术

再次,人工智能行业的企业注重的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从成分股的近两年的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来看,远高于其他行业。高研发投入保障技术实力,技术壁垒是企业持续成长的护城河。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3.12.31,行业分类为申万一级行业

最后就是SHS人工智能指数出众的盈利能力。SHS人工智能指数盈利指标高于市场主流宽基指数及同类指数,高盈利能力反应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商业模式特色。2023年年报,指数ROE为10%,高于同类及中证500、中证1000等中小盘指数; 2023年年报,指数销售毛利率为42%,远高于同类及主流宽基指数。

注: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4年9月30日。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比较高效的参与方式就是借助AI主题指数基金参与。目前市面上与AI主题挂钩的指数产品有很多,今天也给大家整理说了几种AI“高浓度”指数。当全球AI产业版图迎来重构时刻,这个汇聚中国最硬核科技力量的指数,正以每季度进化一次的迭代速度,书写着属于中国创新的资本叙事,如果不想错过这波AI行情,投资者们也可以通过定投的方式参与其中,以免错过这波AI红利。

风险提示:投研观点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实际持仓或未来投向保证。观点具有时效性。文中所提个股不做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