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观察 > 金融 > 正文

30年期国债指数创四年最大跌幅 何时调整到位?

2025-03-12 17:40   原文来源:

 来源:方正富邦基金

 从2024年到2025年,债市忽然变脸令很多人措手不及。

 3月11日,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国债期货大幅收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1.05%,10年期主力合约跌0.42%,5年期主力合约跌0.24%,2年期主力合约跌0.15%。

 近期债市跌跌不休,从中长期纯债基金收益表现来看,截至3月10日,wind数据显示,85%以上出现负收益,万得中长期债券基金指数跌幅为0.55%。

 那么为何近期债市波动如此凌厉?对于债市调整的原因,方正富邦基金固收团队认为,主要是由于货币政策不及预期,债市情绪面恐慌引发市场大跌。

 小编梳理发现,自2020年以来,30年期国债指数的走势图中一共出现了4次较为显著的“坑”。总结来看,历史上债市因为政策调整、市场预期变化、流动性以及投资者行为等原因均会出现大幅波动,春节过后(wind数据,2025年2月14日-3月10日)债市调整跌幅为3.74%,也是四年来30年期国债指数最大跌幅,无论从调整时间还是调整“深度”来看,未来债市进一步下跌空间或有限。

时间区间:

2022111-1231

202391-922

2024 924-10 23

2025214-310

30年期国债跌幅:

1.17%

2.26%

3.36%

3.74%

调整时间:

44个工作日

16个工作日

22个工作日

17个工作日

调整原因:

(1)理财赎回潮与负反馈冲击: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首次遭遇大规模赎回潮,叠加防疫政策优化和地产支持政策出台,市场预期快速反转。

(1)三季度末信贷投放加快,银行削减银行间市场资金融出量,资金面收紧;

(2)政府债券发行放量,对资金面造成扰动;

(1)央行多次向市场提示长债风险,市场对流动性担忧迅速蔓延;

(2)央行宣布降准、降息、调降存量房贷利率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

(1)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转为净回笼,资金面收紧;

(2)政策预期再起扰动,两会前夕市场对强刺激政策(如财政加码、地产放松)预期升温,压制债市情绪;

(3)机构行为驱动,非银赎回压力未完全消散,部分机构提前抛售长期限利率债以应对流动性需求。

市场表现:

30年国债指数跌幅4个月新低,部分信用债单日跌幅超10%。银行理财破净产品占比达15.62%,纯债基金普遍回撤,引发“赎回-抛售-净值下跌-再赎回”的负反馈。

短端利率快速上行,长端利率债及信用债紧随其后

出现三轮集中调整,其中低评级、长久期品种收益率调整幅度更大

短端利率和信用普遍调整幅度更大,长端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二永债上

 市场表现:30年国债指数跌幅创4个月新低,部分信用债单日跌幅超10%。银行理财破净产品占比达15.62%,纯债基金普遍回撤,引发“赎回-抛售-净值下跌-再赎回”的负反馈。短端利率快速上行,长端利率债及信用债紧随其后出现三轮集中调整,其中低评级、长久期品种收益率调整幅度更大短端利率和信用普遍调整幅度更大,长端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二永债上

 债券市场牛长熊短,当前债市的基本面逻辑并没有改变,更长周期来看,利率下行可能也是一个整体的大趋势。如果大家风险匹配、资金投资期限合适的情况下,在债市每次回撤回调的时候,设置加仓计划、分笔买入,其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策略。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中国财经观察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财经观察网"。
2、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sue@xsgou.com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网罗天下

投诉举报:sue@xsgou.com 在线投稿:tougao@xsgou.com 广告投放:ad@xsgou.com 商业合作:bd@xsgou.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财经观察报·中国财经观察网www.xsgou.com (2012-2018)互联网ICP备案 中ICP备120056699号-1
站长统计